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成长心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成长心理
中国大学生抑郁的八大理由
新闻来源:    点击数:1199    更新时间:2009-11-18    收藏此页
 理由一:冷漠的社会文化氛围

  现在打造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实恶劣。一个是“贵族文化”氛围,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的电视、电影,哪个不是珠光宝气的,有几个是反映奋斗、拼搏、朴素、进取的?很容易让学生把它拿来和现实对比,自然会产生悲观心理。第二是冷漠生命的文化氛围,暴力影视就是证明,难道人的生命就随便被暴力侵犯?很容易让人产生对生命的淡化。第三个是奢侈文化氛围,讲究吃穿成为人们的时尚,这种时尚的结果是导致人心灵的空虚。悲观、漠视生命、心灵空虚、是产生自杀情绪的催化剂。

  理由二:固步自封的大学教育

  自古以来都说:教书育人,但现在的大学中,教书很多,育人却不够,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空谈理论,不着实际,没有进入到学生的心灵,如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上已经是一片苍白虚无的荒漠。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革新的速度,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将来,就必须要求大学教师们认真的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实际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切入点,这是思想教育的关键,但是,这样的工作,我们大学教育做了多少呢?扩招、扩招!生源扩招了,你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扩招了吗?

  理由三: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许多学生拼命学习,却越来越没勇气面对未知的将来,出点小问题就留下遗书就寻了短。只抓学习的同时,社会各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许多学生表现出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外,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时刻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多用点生活经验磨砺他们的意志,粗壮他们的神经。

  理由四:不完善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现在的就业市场实在混乱,对大学生就业缺乏统一的保护规范,前些日子就有600元底薪聘请大学生的,我们还经常看到出一些诡异的招聘题来考验我们大学生的,甚至还出现了招聘单位问人家有没有对象的新闻,这些招工方式简直是歧视。如果大学生就业市场规范了,他们能够平等的竞争,那么他们的心态就会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就不会走向极端,大学生自杀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未来失去信心的表现,之所以失去信心和我们现在的就业市场混乱有很大关系。

  理由五:压力导致精神抑郁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懿从研究所教学楼7楼纵身跳下,打乱了研究所工作人员在一楼会议室的学习,也夺走了他自己年轻的生命。他在遗书中称自己的自杀原因是“厌世,想偷懒,精神抑郁。”他还在遗书最后说:“虽然上天想挽留我,但我已经是箭在弦上了”。他选择不归路的原因是研究所科研压力过大。别说读博士的,大学生学习压力大的情况比比皆是,考研、考硕、考硕博连读,虽然没压力人才很难培养出来,但是可不可以考虑一下学生的承受能力。他们就像高速转动的马达,顶着千万斤的金属支架,金属都有疲劳的时候,何况是人?

  理由六:就读时的经济压力

  广东一个英语系的女学生,家里很穷,穷到冬天需要把单衣一件一件的往身上套。最后她自杀了。其它有什么理由先不谈,贫穷绝对是原因之一,经济窘迫把一个生命逼向了尽头。还有的大学生靠家里卖房子、卖家当供读书,但是贫困地区的那点钱,对高昂的大学学费、杂费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坐在课堂里,担心的是下周的生活费,下学期的学费,这样读书谁都会感到绝望。虽然现在有奖学金,助学基金,援学贷款……真正帮助到的人还是少数。没钱读书是受罪,大学生贫穷到自杀,社会也应负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理由七:情感的纠葛

  学校里曾经流行过一句话,“昔人已乘宝马去,此地空闻旧人哭。”是对当代校园爱情的生动写照。现在大学生喜欢速食爱情,却不知道留下的后遗症有多么严重。在校时恋爱,毕业就分手的情况很普遍,感情本来就是双方面的,不好预知结果。最后有的走的洒脱,有的却放不下,有些生活经历不够的大学生就钻了死胡同,发生了自杀的悲剧。一方面是现代人对感情问题的草率态度,把爱情当作游戏;一方面是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身心受到了的极大欺骗,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流行文化里的爱情,让现代大学生爱情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让一些还没来得及改变,或改变不够彻底的走上了不归路。

  理由八:厌世,自杀的诱惑

  韩国,日本有很多自杀网站,前一段时间中国也有,它们宣扬的是厌世就弃世,对世人影响很大。大学生偏偏又是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面对四面的种种压力,对未来的茫然,学生们无所适从。深圳大学中文系大一女生小许刚选择了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过了六天深圳大学建筑系即将毕业的学生小张也跳楼自杀了,理由都是患忧郁症,有强烈的厌世情绪。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以及周边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会让学生因为厌世而自杀,全社会都应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障碍问题,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不要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下一篇:考生应对“走神儿”妙招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