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击是美国心理学家J.Dollaed 和N.E.Miller于1939年提出的概念或假说,是指当一个人的欲望和动机不能满足,目的不能达到时,他会本能的向引发挫折的挫折源发起猛烈攻击。
这种攻击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一是比较外显的或暴露的,也就是直接向挫折源发起正面的,直接的一个攻击,比如我们在报纸上或电视上常看到的有些失恋的男子杀害或者伤害(如毁容等)对方的行为,更常见的如我们堵车着急的时候经常会骂前面的车等。除了以上这种外显的直接攻击挫折源的方式外,另一种方式是隐含的或隐形的,也就是受挫折者并不直接的向挫折源发起攻击,二是把全身心的能量集中起来去攻击他物。这是一种比较隐含的方式,甚至很多时候需要认真的分析才能知道。比如有的女人失恋后,会很疯狂的购物,或很疯狂的吃东西,这就是一种把能量发泄在他物之上的攻击行为,其疯狂程度和仇恨及挫折程度成正比。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隐形的挫折攻击是指向自己,既向自身发起攻击行为:如用烟头在身上烙疤痕、自毁自杀等行为。
精神分析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趋向毁灭和侵略的本能冲动,这种冲动起初是朝着自己本身而发的,与这个冲动相对的是生命本能,生命本能的最初目标是自卫及自足,而且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力量,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死亡的本能设法使每个人走向死亡,因为只有死亡——这个最后的休息里,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焦虑、恐惧及挣扎等,这种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或改变了方向,或以各种形式伪装起来。也就是说,是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这种毁灭力量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自罪,甚至自伤或者自杀。比如一些人喜欢咬指甲,在手臂上划伤自己、在身体各个部位穿孔扎眼等,还有人可能成为一个被虐待狂,享受自己身心疼痛。当这种力量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从而成为侵略性、虐待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