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中心!
专家文集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文集
电影《加勒比海盗心理分析》
新闻来源:    点击数:1751    更新时间:2020-12-23    收藏此页



因为涉及个人成长部分,故略去小组成员的发言。

我们可以根据大家感受到、想到的、提到的部分展开分析,分析主要的角度是精神分析和荣格的心理分析。

比如说,我们小组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都说这样的电影过去是不敢看的,就是有点排斥的,觉得特别恐惧,甚至觉得挻负面的。而现在呢,觉得看了以后也没什么,经历了恐惧反而觉得这部影片还是挺爽的,这多少有点象我们接受精神分析穿越潜意识的成长过程。这部片子看上去确实有点惊心动魄,一般来说,我们对于负面的东西和阴影的东西会有一个天然的倾向――去拒绝和排斥这个部分。就像我们不太喜欢黑夜,然而我们还得接受黑夜的存在,就像接受月亮存在一样。














这部电影里看上去很强的海盗,其实不是最强的力量,看上去很柔的地方其实是柔中有刚的。咒语往往就是揭示了一个真相,“我们把藏起来的那个部分给包裹起来了”。

潜意识被隐藏下去了,就形成咒语了。但是我们如果了解到了真相,我们咒语就破了,我们生活当中也是这样——生活中“妈妈的咒语”,确实就实现了。临床上有这样的个案,妈妈从小到大,一直说儿子“没用废物,什么用都没有”这个孩子到咨询室的时候,看上去非常的老实,非常的拘谨,说话说不清楚,这个孩子就像是被妈妈的咒语附身了一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妈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放了咒语,真相被隐藏起来了,把属于孩子那部分自信的能量都隐藏起来了。当我们一旦了解了这个真相,我们就明白了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们也明白,孩子自身是有力量的。

除此之外,《加勒比海盗》还涉及到的一个生死的话题,活死人是海盗,他们活着却相当于死了。但是当威尔解除这个魔咒以后,巴博萨船长他感觉恢复的时候,他又死掉了。我们在看电影时一般很少会注意到死亡的象征意义,死亡其中的一个象征意义就是丧失。当你追求完美又达到完美的时候,你就“死了”,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完美的人都在太平间。这地方也阐述了一个真理“不完美才是生活的本质”,完美是不存在的。很多人就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当中产生一些意义,当真正达到极致的时候,可能接下来就不存在了。我们人类对于完美的追求,有的时候也像电影里一样啊,好像我们的欲求无止境,要追求很多的完美。我们生活当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人,一心赚钱,赚了还想要更多,这就不是需求了,只是为了跟人比较和占有。这个时候,贪欲跟厌食一样,都是对自己真实需要的否定。看来,我们人既有生的需要,也有死的需要,弗洛伊德讲的生本能和死本能,生的本能代表我们想吃好的,喝好的、过得好的生活。但是似乎也有死的需要,我们有的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样做是对于身体是不好的,但是我们还要忙还要累,这就是死的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一些人说“我要是有几千万的财富,我今天就死都可以”这其实就是死的需求。除此之外,我们还有性的需求,这三个缺一不可。我们可以在巴博萨船长身上看到死本能的需要,他死的那一刻获得了感觉,巴博萨船长觉得那样才叫真正的活过。我们人类是有死的需要、生的需要和性的需要。可我们不太愿意承认我们自己内在的这些需要,因此我们会有很多禁忌。不仅是对性的禁忌,生的禁忌就是我们不一定敢让我们自己活的特别的快乐,活的任性。把生的需要彰显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生的需要也不是所有人都敢承认的。死的需要更不敢轻易承认,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死的禁忌,比如不容许讲“死”,我们会说“驾崩”,“仙逝”,“走了”。其实是这些需要都不被容许。孔子和学生说“不知生焉知死”,实际上就是说无论是生的需要还是死的需要,都需要被我们看到。我们社会从来就是只能容许我们有节制的表达,比如性也是需要有节制的表达,生的需要也是这样,否则就会被说你这个只是瞎想,天天想玩。死的需要那就更不太愿意承认,比如说抑郁症,抑郁症的人会觉得死是可以是一种解脱,对他来讲是死比活着还舒服。但是我们的家长都是不愿意承认的,认为抑郁症是意志可以克服的事情。父母会说“有好日子过,你为什么不过,就想着死”,其实就是我们把这个地方都压抑了,生的需要,死的需要我们都不太容许我们很好的去表达出来。

这部戏其实倡导了一个海盗的精神,对应的是当时工业革命追求经济,追求钱、贪欲,忽略了我们生命的本源,跟那个是时代有关系,倡导海盗精神,实际上有一些本源回归的倾向在这里边,这当然也是美国社会当时发展人性的一种需求。我们需要我们承认我们生命里真实的东西。

也许大家还可以再问我们在生死性的下面还有没有其他的东西。那再往下,觉得可能就是一个生命的能量源头,万事万物都是有生死性组成的,道家会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这个生死性也属于“三生万物中的“三”。所以这个生命的能量也是道的真相。在我们中国文化道的方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果我们懂得生命的一个能量就可以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是道家的精神。比如说我们一个快淹死的人,什么都抓不住,如果掉到海里,反复的扑通扑通,什么都抓不住,******就是死。但是假设你是一个喝醉酒的人,你不小心走到了河里和海里,你啥都不知道你就掉在水里,并且愉悦的躺着飘着,******你哪怕被冲到另一个岸边,酒醒了,你发现你是活着的。所以说,如果顺势而为,不一定要抓住什么。但是你如果是一定想抓什么的话,******就溺死了。所以我们掉到河里一旦拼命挣扎反而死了。如果你坦然面对生死,你结果真的掉到河里,死就死吧,我享受这样一个死的过程反而就不死了。心理学是帮助我们回归内在的,就是能唤醒我们的一些生命力,真正的生命力是在内在的。我们不需要拼命去外求。我们向外求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我们又不能够忽略我们跟内在的连接。就像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一样,如果你知道所有的动物都是从水里来的,我们天然在水中呆住过的,子宫里面我们都呆过的,游泳池我们都做过了,只要你是不恐惧,你是自信的,你就可以说是没问题的。我们之所以怕,主要还是我们有不确定感以及我们对未知的恐惧感。心理学学到******我们就是把未知变成有知,变成了有知我们就觉得一切可以顺其自然了,我们的生命状态就是不一样的了。荣格说过一句话“所谓的命运,就是我未知的潜意识”,就好比掉到水里面,那死就死呗,我们就凭本能地躺着。

关于水的议题,也可以延伸。我们讲一讲,如果特别怕水,大概也跟我们与母亲的关系有关,我们害怕被坑死、害怕被卷入到很深的无底深渊,是跟母亲有关系的,是有一些问题和母亲纠缠着;也可以说跟母亲的关系完善的不太好。恐高症恐水症都是神经症,恐水似乎与母亲有关,跟吞噬感有关。恐高跟超我比较强有关,我害怕我掉下去,所以拼命提醒自己不要跳下去。我们向内,属于阴柔力量越大,向外就是阳气越大。阴阳的实际是均衡发展、是互相延展的,就像八卦是黑白,但是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并不光是均衡,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都是我们都是顺其自然的。如果你要是不是顺其自然的接受,一定是要补这补那,这个部分就有可能会形成魔咒,因为这里就我必须怎么样,或者是我应该怎么样和我只能怎么样,这个就会形成魔咒了,或者我们也可以理解成那些核心的信念,不合理的信念,阻碍我们的这可以都是一种魔咒。

这部戏的杰克是有一部分阴柔的力量,而正是有这部分力量把把我们吸引了,还有很多的向外发展的那种特别的英雄,特别有力量的钢铁侠,并没有真正的吸引到我们。有人问道,这部戏的主角到底是谁?大家的感觉是杰克,我觉得杰克更是威尔的一种表达。威尔可能属于一个整合的人格方面,威尔连接的是光明与黑暗的部分,就是我们说超我和本我,或者我们代表海盗良知未灭的那个部分。

威尔这个人物比较接近于我们生活当中相对整合性的个性。他小时候可能有一部分是可以满足的,但是又排斥那个海盗的那一部分,但后来他又很好的彰显了海盗的精神,所以说可能是他跟自己的真我连到了一块,进入俄狄浦斯期的一个发展的一个过程。或者说威尔似乎走了一个圈,从海盗到社会秩序,从社会秩序又连到海盗,走了这么一个圈,好像回到圆点,才能够觉得他的个性是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杰克也挺招人喜欢,显得是闹得比较欢的,但可能威尔才是主要的角色。杰克应该是威尔的一部分,他既懂得社会规矩,也懂得海盗的规矩。所以杰克是威尔一部分的表达。这个世界,真正的主角不一定是最欢的那个部分,威尔游走在两个秩序当中,海盗的秩序和社会规则的这个秩序。相对比较平衡整合的一个状态,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杰克像是威尔的一杆枪一样,威尔才是一个相对真正的整合好的,才会被吸引的或者适合的。威尔看上去是不强的,是弱的,但他实际是内在是很强的。如果说他俩都是主角也可以,但是我们说生活当中谁更容易成为主角,可能是威尔更容易成为主角。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看上去是弱小的不起眼的,但是他会有张飞和诸葛亮的辅佐,其实谁是主角?你说张飞诸葛亮是主角也可以,但是其实刘备才是主角,因为刘备才是最有力量的。张飞和诸葛亮虽然非常聪明,但是他仅属于能力比较强,可能是智慧不够的,所以他们都会早早的逝去。



还有人提到这里面的有一些象征的意义,比如说那个猴子,还有那个海盗身上肩膀的鹦鹉,我觉得这个都是一个功能的补偿,比如巴博萨船长身上的那个猴子,因为他是没有感觉的。可是那个猴子的感觉就是呲牙裂嘴的带给我们的是很有感觉,我觉得那些个动物都是功能的补偿,包括那个哑巴,身上有个鹦鹉,你看他不会说话,但是却有一个鹦鹉,其实都是一个功能补偿。关于苹果那个禁忌的话, 苹果就是可能是我们都是来自于我们这个基督教里面最早的苹果也是原型,它也是象征禁忌,你吃到了才知道苹果的甜美,当你知道了苹果的甜美,接下来就会有一些代价。所以这个里面我们说,当他达到了这种完美的期待,巴博萨船长他就死了,这可能也是禁忌的追求完美的一个代价。很多童话都会涉及到禁忌的议题,我们可以在以后慢慢去了解。那么,******我们再说到生和死,生和死其实是一样的,生死会转化,转化是需要一种契机的,这个也是比较深的话题。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我们领悟的。以后有关生死的话题还会谈到。





PS:这部电影是根据童话《杰克与魔豆》、〈巨人捕手杰克〉改编的。






作者:李重嘉  徐勤

整理:郝栋杰        


总页数:1  第  1    页 
上一篇:穿过你的长发,我的手   下一篇:面具下真实人格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返回
服务电话:0518-85603105,15312133705 邮  箱: 529357153@qq.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通灌北路(******人民医院向北20米路西)东新绿苑A5-405、406室
版权所有©连云港心安草心理咨询  |信通网络- 连云港网络公司 技术支持  网站管理
同盟站点: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连云港心理咨询 连云港心理

苏公网安备 320705020102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