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比女人暴躁吗?也许吧。我在临床经验中经常碰到一些从心脏科转科而来的病人,他们的医生认为,这些病人存在着一些愤怒方面的问题,可能会提高他们心脏病发的风险。根据我的临床经验,有这方面问题的男性确实比女性多,而这一点,或许跟性别认同有关。
传统教导我们,男人应该用直接、强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毕竟,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好支配的男性角色是受到赞扬的。愤怒等同于力量。于是,下面的逻辑就形成了:发怒、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即使我们刻意忽略这项指令,我们还是倾向于把同性的父母,或其他具有父母形象的同性长者作为我们模仿的对象,进而养成我们表达愤怒的风格。
对一个成长中的小男孩而言,父亲便成了他的榜样;这样的性别认同过程,不仅得到父亲的认同,也往往会得到母亲的鼓励。因为,做母亲的害怕儿子变得不像男人。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父亲的行为模式往往已经被小男孩内化了:既然爸爸可以借由发脾气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我这么做应该也行得通。在学校,愤怒男性的模式很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一个男生如果容许别人欺负他,很可能会被讥笑为软脚虾;勇于展现自己的力气,则可能被视为英雄。
此种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化过程,在我们的文化中塑造出一种显而易见的模式:男人就应该要暴躁易怒。容易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高风险往往也伴随而来。
目前,心理学家正在积极研究此种行为模式的极端:超级阳刚男(super-masculine)。这类人通常具备下列特征:极爱支配他人、好胜心强、渴求成功、害怕亲密、对其他男性较少表现出正面的行为、对他人抱有强烈的敌意(最后这一点应该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吧)。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在这个模式上得分越高的男性(根据量表的监测结果),忧郁的程度往往越高,婚姻的适应度则越低。另外,这些人的太太对婚姻的满意度也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