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大约可以分成三种:亲情、爱情和友情。
亲情是建立在生物学基础之上,具有不可超越的“深刻性”,所谓“血浓于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血虽然浓于水,并不表明在任何时候“浓”一定就比“淡”要好。在无数的亲情中,往往由于过浓的情感,导致了身处其中的人没有了自由,心理受到严重的禁锢与伤害。现代心理学认为,严重的精神疾病,就是在亲情中遭受创伤的结果。而且,基于血缘的亲情具有不可中断性,这构成了亲人之间可以“肆无忌惮”的前提,因为不管怎样都改变不了你我是亲人这一事实。很显然,这种没有边界和规则约束的情感是危险的。
爱情,以及作为爱情的延伸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亲情的“不可中断性”。没有人是为了离婚而结婚的。爱情中的山盟海誓,有合同属性的结婚证上没有注明有效期限,婚礼上受到的“白头偕老”的祝福,都使婚姻蒙上“永垂不朽”的欺骗性色彩。“为所欲为”就成了一些人在这种关系中的基本准则。当爱情褪色,伤害日深,婚姻“合同”的有效期就被置于讨论的地位,结果不管是怎样的,情感的品质都要大打折扣了。
友情,一开始就比亲情和爱情要平淡一些:既没有亲情的生物学基础,又没有爱情的生物学加社会学基础,明显“先天不足”。而且,维持它是有条件的,当条件不复存在,终止它也比终止亲情和爱情(婚姻)简单得多。相对而言,这是一种很潇洒的情感联结,既可以浓如血,也可以淡如水。在友情中,你可以说“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朋友他该去就去,该来就会再来。但如果这话是对亲人或者情人说的……
有人评论弗洛伊德,说他发明的心理治疗,每次50分钟,总次数也事先约好,是他对世界作出的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因为,他设置了一种可以终止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恰当地“压迫”身处其中的人遵守基本的人际规则,并且有成长的紧迫感。这真是高人对高人的理解和评判。
很多科学研究证明,家庭成员之间的高浓度情感表达,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
亲情如果具有了友情的品质,就不会浓得让人窒息。爱情中也应该加入友谊的品质。如果你想到爱情会褪色,你就自然会想办法维持它起初的颜色;如果你的结婚“合同”上有时间期限,你也会时时想到怎样能续签。目标一旦确定,相应的言行就不会乱来了。
遗憾的是,人性的一面是渴望稳定;另一面却是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因果,不惜冒险以自己是例外为乐。得失之间,真的就是******,全靠运气了。